悲喜交加:华为三十岁生日竟悄无声息!很多人学华为但学错了
文 / 朱相鹏
下午三点半(编者注:本文写于9.15日),和一个朋友交流完怎样提升效率,刚出他的办公室,就得知今天正在过三十岁生日的华为,居然几乎没有什么媒体报道,华为自己也没有举行什么庆祝,好像压根没这回事似的,这很不正常!
你没看错,华为的生日就是今天!
大家一定记得,阿里刚过完18岁。虽然可能是因为“18”吉利,但还不是整十岁,都把庆典搞得声势浩大、全民皆知。“国民爸爸”马云,带着金色王子面具、身着制服、骑着哈雷摩托,在千呼万唤中,出现在了庆典舞台的中央,上演了一幕戏剧,一时风光无二!
这很正常,老百姓过个生日还要吃个蛋糕,吹个蜡烛。何况阿里如此成功,用的又是自己的钱,怎么庆祝其实都不为过!
华为三十岁,是中国创新标杆跨越的三十年。理应得到国人的真诚祝福:
其实,华为2016年的销售额,接近阿里、腾讯和百度三家之和。而且,很重要的一点,华为主要赚的是外国人的钱,光2016年就从老外手上赚回3129亿元,是国内极少数真正从国外赚回真金白银的公司!反观bat,主要赚的是中国人的钱,而分钱的股东却大部分是国外的。华为是真汉子,确实了不起!
华为三十岁生日,却如此度过,这很不合常理!于是,我马上临时更改计划,放弃周五晚上休息,开车到办公室,噼里啪啦敲起了键盘,码字为华为庆生。心情复杂,又悲又喜!
悲哀之一:媒体没报道华为三十岁生日
随着自身一步步成功,加上推出手机等消费品,华为逐渐走入公众视野,也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,并且绝大多数是在唱赞歌。
作为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,又是过三十岁生日这么一个重要里程碑,却几乎看不到媒体报道,实在有些说不通。
如果媒体真正关注、深度研究华为,是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的。道理很简单,就像对于你的另一半,或者一个你认为很重要的人,你会忘记他(她)的三十岁生日吗?更何况,华为这三十年,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东西,值得回顾和总结。
可见,绝大多数媒体,之所以传播华为相关文章,主要还是为了吸引眼球、赚取流量。
媒体界越来越需要的人,不是那些只知道追热点、浮在表面的,而是那些真正懂经营管理、拥有顶级企业丰富实操经验、愿下苦功夫学习和研究、能够深入挖掘价值的专家!
喜悦:功成名就的华为,依然低调、清醒!
古人云,三十而立。三十岁生日是个极其重要的日子。
对华为而言,不但是“立”,而且是巨大成功。世界上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,杀入世界500强前100强的首家中国民营企业,申请专利数雄踞全球2015榜首,位居2017年度brand finance全球最具价值品牌前40名…..随便拿出其中一项荣誉,都那么过硬,都属于全球翘楚,都足以傲视群雄!
那为什么没高调庆祝呢?
是因为华为没钱吗?这不用说。
是华为舍不得花钱吗?肯定不是。华为非常重视“场面”,很舍得花钱。当年所租的办公楼,基本上都是各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。比如,在上海浦东,租的是当年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,并且曾一下租下6层,要知道租金都是按每平方米多少美金计算的啊;在浦西,租的是浦西第一高楼恒隆广场。展台布置通常都请大师操刀设计,比周围展台更精致、更大气,花费也自然更加不菲。还有,建得能与日本皇宫媲美的总部大楼,丝毫不亚于硅谷园区的坂田基地,风景如画的东莞松山湖基地……
是华为不重视仪式感吗?事实恰恰相反。每年,任老板都要接见获得金牌奖的员工代表,并合影留念;华为早年,就喜欢在深圳蛇口风华剧院举办大型活动,比如“华为的冬天”就是在那里讲出来的。
又有钱又舍得花,还很重视仪式感,那么这次不搞庆典,理由就只有一个:异常冷静,刻意低调。如此成功,却一如既往地低调,而不像很多同行那样借机炒作,说明华为丝毫没有被巨大的胜利冲昏头脑。
就凭这一点,华为明天的进步,仍然值得我们寄以厚望!
低调的背后,既是自律,更是自信!
悲哀之二:媒体以前传播华为的文章,漏洞百出,误导读者
媒体也要吃饭,利用华为来吸引流量,也就算了,可传播的与华为相关的信息,很多都是错误的,这就丧失了媒体应该具备的客观性。
比如,华为的“狼文化”被广为报道,但华为从来没有真正提出过,只是谈过“狼狈”;“垫子文化”,也被描述成华为“剥削”员工加班的佐证,而事实恰好相反,是华为关心员工、促进员工身体健康的表现。
关于媒体对华为的种种错误解读,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,后面会专文分析,欢迎关注。
悲哀之三:很多企业学华为,但学错了
关于学习的标杆,通常最大范围是比自己销售额大十倍的企业。即使考虑通讯设备值钱,再放大五倍,今天年销售额5216亿元的华为,也只值得年销售额过百亿的企业学习。
因此,今天的华为,无论销售额、利润,还是高素质人员数量,再或者是技术和销售渠道积累,绝大多数企业一辈子都难望其项背,因此没有太大的学习价值。
纵观华为的发展史,进步最大、最快,从混乱到有序的“治乱”过程,是发生在1999年到2003年。正是这几年,引入国际顶级咨询公司、大力改进,才拉通了主流程,实现了质量效率双提升,才为后面的快速发展、成功全球化、问鼎行业第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今天看来,那四五年打下的基础,仍然是今天华为最为宝贵的核心资产。非常值得中小企业认真借鉴!
在学华为的人中,有不少人是通过看华为的书来学的。
而市面上关于华为的书,主要分为三类:
第一类,也占大部分,是完全没有华为经历的人编的。绝大部分是根据道听途说,连蒙带猜,东拼西凑,质量自然就参差不齐,总体质量令人担忧。
第二类,是华为任老板的顾问老师或者好友写的。这些能够接触任老板,因此写出来一般都叙事恢宏,值得想了解华为总体情况的一读。美中不足,是实操性不太强,回去难以落地。毕竟,有没有实际干过,还是有本质区别的。
第三类,是前华为人写的,一般都值得一看。若说劣势,那就是大部分书籍都是从自身的角度,缺乏全流程的视野、老板的视角、扎实而深厚的商业研究功底。
还有一类,可能是我想写的。具体情况,请见本文的最后一部分。
悲喜交集之际,我不禁要自问,
我到底能做些什么?
陈春花教授有一句名言:“手比头高”,行动是检验决心的最好标准。或许在接下来一年中,我至少可以做到以下五件事:
一、我的个人公众号“鹏读管理与营销”,将只聚焦于一件事:回忆、解读华为的改进,横跨30年,重点是最关键的1999-2003年。
二、每周五更新一次。
三、公众账号暂时改名。至于改名需要多大决心,你懂的。根据初步打算,新名称将类似于“中小企业该怎样学华为”,具体名称以最终审核结果为准。
四、为了让更多的公司和个人,从华为30年持续改进的经验和教训中受益,我们将上喜马拉雅之类的平台,并尽量多到各种机构分享。
五、在今年内写完一本书,书名暂定《中小企业该怎样学华为》。
我个人有幸在上世纪90年代末接触华为,并随后加入其中,而且很幸运地作为一名专业管理技术人员,亲历了华为大变革的核心阶段,也参与了华为ipd(集成产品开发)、isc(集成供应链)等重大项目的部分相关工作,见证了华为从低质低效往高质高效发展、从土狼初步长成狮子、艰辛而充实的主要改进历程。解读真实的华为,每一个亲历者都有责任!
我想综合六种角色,即华为世纪大变革亲历者、当年华为管理技术专业人士、傻乎乎地积累有较深较广商业知识的研究者、中国最早的ie(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)科班学生之一、资深管理顾问、创业者,来认真写好这本书。
之所以特别关注华为改进历史上的所作所为,而不是像很多作者那样去猜测任老板在想什么,这是因为,正如谚语所说,“do not look at what he said, to see what he did”(不要看他说什么,要看他做什么)。对于一家大企业而言,做事是需要付出较大成本的,因此,所做的事,比所讲的话要靠谱很多。事一般难以造假,但揣测始终只能是揣测。
我深知,自己对书的要求高,要想写成很有难度。不过不管成与不成,我都愿意接受这个挑战。
最后,以上五个计划,我力争说到做到,期待大家持续关注、监督和支持!
(小编:朱总是书享界智酷资深书友,是个大大的帅锅,迷妹们别错过…)
(本文完)
书享界,思想践行者的视界,一个阶层的文化生活。在这里,与70000 名高质量企业家书友同行,每周分享一本好书,欢迎广大书友关注。
▼点击下方阅读原文,获取书享界精品书单(收藏版)
书享界保留所有权 |太阳成集团-太阳成集团tyc539 » 华为三十岁生日竟悄无声息!很多人学华为但学错了